9月29日,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我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认为近年来,我区紧盯科学城统领的“1+3”融合发展目标,大力培育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法律法规实施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实施“苗圃计划”,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
依法推进成果转化,打造怀柔科技创新生态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成果转化的苗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三五”布局的29个科学设施已完工17个,“十四五”布局的6个科学设施加速落地。依托装置平台产出了一批世界级原始创新成果和重大科学发现,共有关键技术突破29项,各类奖项16项,孵化落地企业5家,高水平论文756篇,专利394项,累计已挖掘储备具备转化能力的科研成果270余项。在此基础上实施苗圃计划,广泛征集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核心技术且有落怀意向的项目团队,现已有108个科技成果纳入“苗圃计划”项目种子库,已组织18家项目进行路演,建立标准化项目评价体系对项目分析研判,对接重点项目和团队,优中选优重点培育,建设怀柔硬科技产业生态体系。
赋能科学设施平台为硬科技加速器,探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设施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制定出台《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叉研究平台运行经费补助实施细则》,完善协同创新组织机制,发挥五大科学装置空间集聚、功能互补优势。以物理所、高能所、空间中心为试点,先后打造中科脑智、国科大产业研究院、空间宇航产业研究院等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促进科学城公司与空间中心联合成立空间宇航技术产业研究院,定向为空间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初创企业服务,现已入驻(注册)企业22家。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怀柔实验室完成挂牌,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所整建制入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挂牌运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即将整建制搬迁怀柔。推进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设立“怀柔科学城专项”资金,支持怀柔科学城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18年至2020年共支持资金3.13亿元,支持项目共72个,截至目前,在怀柔科学城已转化落地成立项目公司30余家。用好用足《关于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0、2021年度共支持项目24个,支持金额1.83亿元。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项目中,6家企业已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
做好科技转化配套服务。印发执行《关于推进怀柔区科技服务业深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1月至7月,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5%,技术合同共登记合同190份,成交额达8.2亿元,科技服务业发展初见成效。建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怀柔科学城分中心,开展区域重点产业专利预审支撑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现已累计接收预审备案通过22家,专利预审申请结案120件。拟定《怀柔区优化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梯次精准服务机制,走访服务科研院所、企业需求,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服务,已解决127项需求,正推进解决102项。做实做透做细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建立了50家头部高新技术企业跟踪服务机制。
打造“中国创新服务世界”的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布局“1+1+N”空间,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规划1平方公里中试研发基地,2022年底可提供19万平米产业空间。1平方公里绿色生产制造基地,为后期成熟项目提供建筑面积120万平米产业空间。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机械研究总院怀柔科创基地、创新小镇、北科建科创园区等N个科技园区,为产业提供近50万平米的办公空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元实验室智能微系统平台项目落地,覆盖设计、集成和测试全链条8英寸智能微系统中试实验平台。中科院半导体所签约入驻,半导体所拟将重组的半导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和半导体激光器落地怀柔。赛微电子子公司落地怀柔,海创微芯建设运营6/8英寸MEMS晶圆中试线和研发平台、8英寸晶圆级封装测试线,申报的先进MEMS工艺设计与服务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已获批复。惯性与声学传感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落地怀柔。
充分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吸引高端科学学术会议落户怀柔,展开国际交流合作,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落户怀柔,全球创新经济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服务好“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入驻,保障好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创新联盟大会、国家自然基金委交叉科学部青年学术研讨会、中国自动化大会等活动,打造国际学术交流高地和科学热土。
匠心打造“科学+城”美好生活。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翡翠华庭等一批商品房项目竣工验收,凯利特等一批人才公寓投入使用。提供优质教育,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扩建项目正式投用,青苗国际学校北校区正式招生。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怀柔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怀柔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打造综合交通体系,京沈客专、市郊铁路怀密线、通密线开通运行,雁栖东二路等市政道路完工通车。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惠民。结合怀柔区内农业发展情况,建设智慧乡村,实施数字菜田项目建设,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支持进行怀柔区主要经济作物板栗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研究,为怀柔区板栗最佳贮藏期限及最佳使用时间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目前存在问题: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对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培训不足,宣传推动比较薄弱,宣传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服务能力需加强,怀柔科学城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能力与全球高层次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科学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难度大。大科学装置的后续开发利用及相关延伸创新链产业链的布局,需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成果转化落地产业配套不足。
下一步,区政府将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聚焦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征程,深入落实《转化法》和《条例》,促进成果权益落实,抓实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构建好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生态,奋力推动怀柔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翅腾飞。
(本刊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我区“苗圃计划”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